w88win优德新闻中心 /w88win News
168体育(中国)官方入口转型金融加速推动高碳行业“绿色转身”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关键阶段,钢铁等传统高碳行业面临迫切转型需求。4月21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钢铁、煤电、建材、农业四个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第二批七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研制工作也在推进中。值得关注的是,
全国首笔基于钒钛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贷款近日落地四川攀枝花,标志着地方实践迈出关键一步。
转型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补充,旨在支持高排放、高污染行业企业绿色转型,但在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转型金融标准不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钢铁、煤电、建材、农业四个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同时,还制定了《使用说明》对转型主体的认定条件予以明确,以有效满足传统高碳领域低碳转型过程中合理必要的资金需求。目前相关的这几项标准正在部分地区试用,而且得到市场普遍欢迎。截至2025年1月末,试点地区落地贷款累计金额约425亿元。”
“这只是一个开始,第二批航运、化工等七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研制工作正在滚动进行。”王信强调,“转型金融和零碳、低碳的绿色金融有所区别,通常指的是传统高碳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相关转型的金融活动也需要进行合理界定。有了标准,金融机构、企业才有规可依,知道应该要做什么样的业务。”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推动攀枝花农商银行成功为攀枝花兑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办理碳挂钩贷款3000万元,贷款期限5年,用于支持该公司50万吨/年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这笔贷款标志着全国首个钒钛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地方标准落地。攀枝花市因矿而建、因工业而兴,钒钛钢铁产业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压舱石”,其转型发展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因地制宜,指导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联合地方财政等部门和第三方研究机构,印发《攀枝花市钒钛钢铁产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试行)》,这是全国首个聚焦钒钛钢铁行业的转型金融地方标准。
这笔贷款授信过程中,攀枝花农商银行联合第三方评估机构为兑泰环保制定了2025年末和2027年末两个阶段的转型目标,并为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报告体系、信息披露机制等。贷款利率与企业碳排放强度挂钩,初始贷款利率为4.7%,如果企业到2025年末实现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7.3%,利率可下调0.1%;如果企业到2027年末实现单位产品能耗下降33.5%,利率可再下调0.1%,预计可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近百万元。
事实上,从行业实践来看,发展转型金融仍面临明晰标准、如何识别转型活动并与金融业务对接、企业缺乏转型战略和方法、数据不足、激励机制不足等一系列挑战,这既需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也需要金融机构持续的创新探索,助力行业经验的积累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扩大转型金融的主要挑战是缺乏公认的标准。”惠誉常青亚太区ESG评级和研究组主管欧娜可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转型是一个具体的活动的概念,在房地产行业中的意义与在水泥行业中的意义大不相同,尽管两者都涉及脱碳。”她补充称,基于目前的政策体系、界定标准、披露要求等,许多金融机构为钢铁等高碳行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难以准确识别某一经济活动是否属于绿色低碳转型活动,导致部分符合政策导向的转型项目被“错杀”,无法获得相关政策支持。
随着海外市场不断升级监管要求以及国内政策持续推动,钢铁、水泥等碳密集型行业转型压力陡增,对转型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然而,现有绿色金融体系中,转型经济活动未能得到足够支持。因此,需要针对转型项目与转型企业的特点创新转型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研究开发转型债券、转型信贷、转型基金、转型保险、转型信托、转型REITs等多样化转型金融工具,不断丰富转型金融市场融资手段,为高碳领域低碳转型提供更具灵活性的资金支持。
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陈济指出,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存在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在需求侧做减法,通过碳市场、碳税等碳定价机制提升化石能源成本,从而在需求侧抑制高碳活动;二是在供给侧做加法,通过促进科技进步升级的方式推动高碳产业的绿色转型。
“我们认为,推动高碳产业低碳转型,除了提升化石能源成本外,转型金融在未来应该着重支持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技术进步,并缓解转型带来的搁浅资产风险和社会风险,即更好地发挥‘创新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和‘普惠金融’的作用。” 陈济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目前,高碳行业企业低碳转型投资大部分来168体育平台下载源于自有资金,然而技术改造存在投资高、风险大、环保成本不断攀升等压力,依靠自身力量和“纯绿”金融服务支持无法填补绿色低碳转型所需的巨额资金缺口,需要转型金融有效补位,为行业低碳转型解决融资难题。
在陈济看来,高碳行业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其低碳转型升级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持。然而,商业银行面临“两高一剩”行业信贷限制的政策要求,且天然倾向于低风险、稳定回报项目,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力度和效果有限。因此,一方面应该鼓励商业银行通过投贷联动等创新方式加大支持高碳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另一方面应更有效地发挥资本市场对高碳行业绿色技术的生态效应和筛选效应,推动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由于我国还在工业化进程中,相关高碳资产普遍运营时间较短,距离其使用寿命期限还有较大差距,且生产工艺对煤炭依赖度较高,低碳转型可能带来搁浅资产问题。对此,转型金融需参与处置搁浅资产,通过收购转让、债务重组等方式化解潜在金融风险。”陈济坦言,“碳减排成本主要由高碳行业承担,意味着高碳行业较集中的地区将面临更大的经济社会转型压力。为此,转型金融也需要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需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金融服务与社会效益挂钩的激励机制,确保金融支持与社会公平绩效相协调;二是精准识别小微企业、失业群体等转型敏感主体,提供差异化金融支持方案。”
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已使用一系列工具来支持难以减排的行业转型。欧娜可介绍称,日本发行国家转型主题债券,新加坡、欧盟将转型门槛纳入可持续金融分类法,新加坡还提供补助金或补贴以支持转型金融活动。对于新兴市场来说,支持当地企业按照国际最佳实践进行可持续性披露和报告,有助于吸引私人投资资本。